2016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报告解读之——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陈恒
在学校2016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姚郁校长做了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研究型大学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匹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那么,研究生培养改革的重点有哪些?下一步工作思路是什么?如何理解报告的内涵和核心?本文将对报告中的研究生培养改革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改革背景】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2013年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题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由此拉开。近年来,各大高校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在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转变,着眼于构建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我校也在加快研究生培养改革进程,自2015年上半年学校启动综合改革以来,研究生教育教学出现了全方位的变化:改革博导遴选条件,允许副教授申请博士生导师;改革学位委员会组织模式和学位授予机制,跨院系成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强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博士生招生选拔机制,实施申请审核制,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探索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促进本研课程体系有机衔接;实施博导招生计划申报审查制度,注重学术绩效和培养质量导向,强化导师岗位意识;改革博士生学位授予细则,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等等。随着这些举措的实施,研究生生源质量、论文质量、导师年龄结构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本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是在综合改革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落实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各项举措。
报告明确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下一步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以持续提高培养质量为主题,特别是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按照这一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考虑研究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推进建立“知识、能力、素质、视野”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又要考虑研究生的特色发展,注重因材施教,把学生特色、学科特色、学校特色和时代特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分类培养、学科交叉、因材施教
加快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注重个性培养,形成针对性强、更加灵活的培养模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这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要求。对此,学校提出要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国内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区分不明显,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生趋同式培养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学校提出多元化、多样化的分类培养改革。“本研贯通”培养模式是探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改革路径,理学院、动力学院作为改革试点学院,已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上取得了初步进展,其成功经验将在全校做进一步推广。学校学科建设规划中提出船舶与海洋等四个学科群建设思路,研究生培养将以此为基础,加强多学科交叉培养,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养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更加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建立和完善校企双导师制、落实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工程博士培养项目等为重点,推进寓教于研、校企合作,实现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对标国际、教学互动、打造品牌
研究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学校提出要完善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构建优势学科与世界一流学科对接、其他学科充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体系。
目前,我校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在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课堂教学水平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本研课程重复、课程内容老化、课程讲授方式单一、缺少学术研究内涵等问题均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为此,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优势学科要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对接,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也要充分考虑国内外认证评估需要;为更加充分地整合资源、提供优质课程,学校将跨院系统筹课程、教师资源。确保“研究性”是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教师在课程讲授方式上要突出教学互动,推广研究式、互动式、自主式、案例式教学方式改革,强化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学术与实践特质。在考核方式上要加强过程性考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持续改进。研究生课程要注重特色和品牌建设,特色优势学科要加大国际共建课程的建设力度,进而引领带动其他课程,各院系要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建设,打造特色品牌课程和教材,并逐步在相关高校推广。要大力推动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加强在线课程建设。结合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加强全英文授课体系的建立。
【博士生学术创新机制改革】
关键词:控制质量、学术导向、激励创新
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沿性、创新性不足,博士生在开辟新研究领域,运用新视角、新方法,提出独创性见解等原始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学校提出要推进博士生创新机制改革,激发学术创新活力,使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成为学校科研的生力军。
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首先要严把论文出口关。学校刚刚出台的《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是加强论文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各学科应细化标准,落实导师、基层学术组织、院系、分委员会等各环节责任,同时配合开展博士生中期分流试点工作。为鼓励博士生产出高质量学位论文,学校将恢复开展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奖励工作,筹措资金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激励博士生开展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借鉴兄弟学校成功经验,进一步改革博士生奖助体系和导师投入分担机制,保障博士生的学习生活需要。
【加强导师及导师团队建设】
关键词:优化结构、质量跟踪、强化培训
学校提出要建立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评定制度,强化导师责任,提升指导能力。
当前我校导师队伍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部分导师学术成果少、指导能力弱、责任意识不强、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等问题,部分学科导师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也不尽合理。因此,建立一支“能指导、会指导、指导效果好”的导师队伍是加强导师及导师团队建设的关键。学校下一步将完善分学科导师遴选条件,考虑各学科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区分,进一步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将导师的学术成果、培养质量等表现与招生资格申请审核相结合,建立导师指导质量全过程跟踪机制,加强学术团队内部分工协作指导博士生,开展学校和学院两级导师培训,建立导师培训的长效机制。
【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关键词:有效宣传、吸引生源、资源导向
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备受考生、导师和社会关注,应注重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考、考什么”,应有效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学术潜质和职业能力;二是“谁来招、招来谁”,重点是落实导师招生权。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主要是改革考试办法,推进博士生招考申请审核和硕士生复试制度,同时,落实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进而提高生源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益。
近两年,因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调整,高校之间生源竞争更趋激烈。如何吸引优秀生源,提高生源质量,关键要做到“广、精、便、导”:即扩大招生宣传面、提高新生质量、方便导师发挥作用、引导生源向优质学科优秀导师流动。各学科应充分发挥导师和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围绕生源高校开展定点宣传,结合推免生宣传进行预考核预录取。全面实行博士生“申请审核制”,广泛吸引优秀生源,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的招生管理,生源质量要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完善博士生导师招生计划审核制度,加强资源引导和导向引导。
除了上述工作,学校还将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合作、校企协同及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重点推进;鼓励各学院先行先试,强调院系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基层学术组织是学科学位点建设基本单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建立分层次、分级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报告的工作思路,在“双一流”和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将更加注重激发研究生和教师(导师)的活力,促进形成“有竞争、有考核、有激励、有目标”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体系;更加注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有特色、有标志、有创新、有传承”的拔尖创新人才。
(工学周报第2100期 2016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