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王潇洋:在斯坦福感受不一样的学术氛围

发布时间:2019-10-24  浏览次数:2314

 人物简介王潇洋,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2016级博士,现在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国内导师是叶秀芬,国外导师是Ivan Soltesz

  2016年的10月我开始申报留学基金项目,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应该选择哪所学校呢?我首先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如今,人工智能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其进展都与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人工智能正以铺天盖地的速度向各领域延伸,我认为从事生物学方面研究的导师也一定会对我的专长感兴趣。于是我勇敢地向我心中梦想的斯坦福大学投出了申请。


    在一位对该领域颇有研究的师兄的帮助下,我制定了具有较高潜在价值的研究计划,并发给了我现在的导师Ivan Soltesz教授,希望他对我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并非单纯的从简历上认识我。随后,我们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视频会话,使我们对彼此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Ivan教授非常和蔼可亲,还特地放慢语速和我交流,整体沟通氛围十分融洽。


    在抵达美国的第二天,我见到了导师,并与实验室的同事们逐个打了照面。因为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所以首先进行了安全培训,所有实验都有着十分完善的安全规范。同时,每个人都需自觉并严格地遵守相关规定,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


    对于学术科研,这里的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认真求实的态度,对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保持绝对敏锐的嗅觉,对其他人提出的观点从各个方面给予评价并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考方式对于激发新的思维模式有着极佳的促进作用。Ivan教授的实验室人员大多是博士后,在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内,每个人都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高效。例会每周进行一次,大家的工作进度着实令人惊讶。从讨论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有着高度的热情,在这种氛围中我开始了自己的科研进程。同时,我感受到具有企业级的工程管理制度的科研团队,其规范化程度是我之前从未体会过的。

   今年6月,我跟随一位博士后前往哈佛大学交流访问,拜访了Jeffrey Markowitz,他在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辅助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向我们介绍了他在生物认知和行为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从中学习了许多知识技能,同时也填补了此前一直被忽略的基础知识。我的科研进程虽然困难重重,但却时时刻刻都在稳步提高,目前我已经成功实现了项目中的关键技术,正通过逐步完善细节达成最终的实验目的。在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神经科学以及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不得不说目前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关键问题的处理上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最为宝贵的收获。


文件汇编  |  相关下载  |  数据统计  |  工作简报  |  办事指南  |  院长信箱  |  访问统计  |  相关链接
© 2017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1号楼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18910(综合) 82589675(研究生招生)
管理维护:研究生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